电荷藕合器件CCD的基本工作原理
电荷耦合器件(CCD)是一种基于电荷传输的固态检测器,其核心是MOS电容器。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围绕电荷的产生、存储、转移和检测展开。
首先,MOS电容器由P型或N型单晶硅衬底上的氧化层和金属电极构成。当加偏置电压(栅极电压)时,形成势阱,空穴被排斥,电子则被吸引存储在耗尽层中,形成反型层。在没有外部信号时,电子数量稳定,但受交流信号影响微乎其微。
电荷存储是CCD的关键环节。光照射到MOS电容器时,产生电子—空穴对,电子被吸引到电荷反型区存储,存储容量取决于电极尺寸、栅压等因素。表面电势与存储电荷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。
在电荷转移过程中,CCD利用电极间的电压变化实现电荷的移动。通过多相时钟脉冲,电荷沿着半导体表面按特定方向逐个转移。电极间距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,确保电荷顺畅转移。
CCD的信号电荷可以通过光注入(光子吸收产生电子—空穴对)或电注入(将信号电压转换为电荷)获取。光电转换过程依赖于半导体的光吸收,CCD通过感光单元收集光产生的少数载流子,实现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。
最后,转移到输出端的电荷在检测电路中进行电荷/电压转换,对电荷检测的线性、增益和噪声进行控制,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,如栅电容电荷积分器、差动电路积分器等。
扩展资料
随着数码相机、手机相机的兴起,图像传感器正逐渐成为半导体产品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,而在图像传感器中,日商所独占的CCD传感器与百家争鸣的CMOS传感器都在尽力克服自身的缺点,希望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技术。